
越闹越大!
随着共享经济的不断发展,一种新型“共享员工”用工模式应运而生,在解决用工难的同时,还能为企业节省成本,可谓一举两得。
就连央视财经都对其表示肯定,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,可令人意外的是,此模式遭到了广大网友反驳:这是压榨员工!
那么究竟什么是“共享员工”模式?连央视都肯定的模式网友又为何会对其反驳呢?
共享员工
在当今经济大环境之下,就业问题异常严峻,不止是事业编,就连一些普通岗位工作,只要是稍微不错的,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而且这其中还包含着大量的大学生,拥有高学历的他们也很难从中脱颖而出。
就业岗位就那么多,不可能达到百分百就业,而且其中能称的上好工作的,更是稀少,尤其是前几年的特殊情况,大量中小微企业倒闭,从青年群体到中年群体,都面临着就业问题。
有些企业虽然还在苦苦支撑着,但已经在各种冲击下摇摇欲坠,订单稀缺,劳动力冗余,生存困难,但与之相反的是,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出现用工短缺,缺乏相应人才的情况,劳动力资源供需严重不平衡。
于是一种新型用工关系应运而生,也就是“共享员工”,类似于共享单车、共享充电宝之类的共享经济,就是通过类似于外包的形式,以平台或者公司为中介,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,促进整个大环境就业平衡。
比如说一家高新企业拥有部分的高技术人才,但因订单和业务的不足,这批劳动力无法得到充分运用,但企业又无法对员工进行裁员,而另一家高新企业则是招不到对应人才,劳动力配置失衡,两家企业肩负的压力都非常大。
于是这两家企业利用“共享员工”模式进行合作,拥有高技术人才的公司将多余的劳动力派遣到缺乏劳动力的公司,这批被派遣的“共享员工”或长或短时间内在缺乏劳动力的公司工作。
也就是雇用单位与用人单位相分离,共享员工们“有关系没劳动,有劳动没关系”,是一种比较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,在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,也降低了其生产成本,同时对劳动者本身也有益处,不用担心“没活干”,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。
这种用工模式其实早在2020年的下半年就开始出现,然后发展迅速,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里,员工结业灵活度非常高,到如今越来越兴起,很多人都加入到这一行列。
今年的三四月份就业季,“共享员工”模式再一次火爆起来,员工可以通过平台,同时接手多个企业的不同项目,可以说员工的个人能力越强,完成项目的速度越快,那其所赚得的薪酬就越多,比固定在一家企业上班薪资要高很多。
就连央视财经都对这种用工模式表示肯定态度,认为其灵活高效前景广,多方都可以从中获利,许多灵活就业者也表示,这种“共享员工模式”给其带来了丰厚的薪资报酬。
利弊相依
像程序员、工程师,甚至是说普通工厂工人都体验过这种用工模式,许多员工都表示,这种模式下,自身就业更加灵活,与之相应的就是薪资越来越多,比如当你完成自己公司的任务后,可以与其它公司进行项目的短期合作,赚取额外报酬。
甚至说有些能力高的,可以同时完成好几个项目,在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,也能让企业节省成本,一方是效率成本,另一方面是不用对“共享员工”进行一些基础保障。在当今经济大环境下,员工都想多赚些钱,加入“共享员工”行列的越来越多。
但这样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,最突出的可能就是劳动保障问题了,要知道“共享员工”与用人单位之间,可是不会签订劳动合同的,只是临时合作罢了,社保都是没有的。
这样一来,若是将来共享员工遇到劳动纠纷,或者是在工作单位出事,那么员工的基本权益将面临非常复杂的维权情况。用单人位并没有与之签订劳动合同,肯定是不愿意为此负责,而共享员工在其它公司工作,其原公司肯定也不想负这样一份责任。
其次,共享员工可以节省企业成本,还不用签订劳动合同,那么久而久之,等共享员工数量越来越多,肯定很多企业都想办法尽力裁员,招用更多的共享员工,以节省自身成本,同时还会对广阔的贡献员工进行筛选,或是挑用成本低的,或是挑用能力强的。
这样一来,整个就业市场就会越来越“卷”,带动着共享员工们也开始卷起来,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,员工很可能会出现,劳动付出与薪资报酬不匹配的情况,劳动越来越多,而报酬是越来越少。
而且长此以往,还有可能加剧就业问题,一个能力强、效率高的共享员工,为了追求高报酬,能在相同情况下完成原先需要两个人完成的工作,报酬也只是普通员工的1.5倍,企业肯定会用这个员工,同时裁掉其他两个普通员工。
优胜劣汰虽然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情况,但也不应该刻意加剧,要同时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双方利益,企业不能因提高劳动效率而单方面压榨员工,同时员工也不能无限内卷,卷掉其他同事。
另外就是,对于共享用品,一般人都不会对其太过在意,就比如共享汽车的使用,很多使用者根本不会爱惜车辆,就算是暴力驾驶,影响汽车使用寿命,那和自己也没关系,同样,共享员工也是如此。
比如用人单位对这些员工,不在意工作量其身体是否吃的消,不考虑员工的情绪,只是将员工视为工具,不包含其它感情,用人关系非常冰冷,降低员工的工作激情,也不利于团队合作类工作的进行。
因此,共享员工模式虽然益处很大,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,需要不断的对其完善,我国很多地区都针对此采取相应措施,来规范这一用工制度,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赢,实现利益最大化。
网友的评价
大多数亲身尝试,投身“共享员工”模式的职场人,对其都是正面评价,认为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薪资报酬,也让就业场景和方式更加灵活,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对这一模式表示认可。
但大多数网友对此工作模式,却表示不认可,认为这就是外包工作制一样的,只不过是换了个名字,甚至有些偏激的网友还认为“共享员工”模式不如劳动派遣。
有的网友还表示,这一模式之前在一些工厂中就盛行过,刚开始还不错,能拿到不菲的薪资,但越往后就越不行,不仅干的活多,更累,薪资也没有增加多少。
当然,网友所说的不无道理,毕竟共享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,没有签订劳动协议,与很多外包的外卖骑手一样,算是灵活就业人员,但不可否认,这一制度还是有许多优势的,也有部分网友表示赞同。
有些网友认为,平常上班会议太多,公司规章制度太过于严苛,加入“共享员工”模式之中,可以让自己工作的更加自由,也不用太过于在意用人单位的态度,合适就干,不合适随时可以走人,没有劳动合同的限制。
还有些网友认为,“共享员工”模式作为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方式,现在只在初始阶段,随着该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,一定能解决其隐藏的风险,有问题就解决问题,让其变得更适合广大员工,而不是对其全面否定。
结语
发展的道路的崎岖的,但前途是光明的,需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,一步步完善,就像“共享员工”一样,经过社会实践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规范,只会越来越好。
比如共享单车,刚开始很多人都对其未来发展不看好,但实际是如今共享经济越来越盛行,城市的街头到处都可以看到,我们面对问题应该不断解决,而不应该回避或者是直接否定。
